Open/Close Menu YBAM YBAM YBAM
 ...
Skip to content
  • 主页
  • 关于
    • 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
    • 普照寺
    • 组织
      • 历届总会长
      • 全国理事会
      • 顾问团
      • 咨询委员
      • 常务委员会
        • 教育委员会
        • 文化委员会
        • 福利委员会
        • 出版委员会
        • 弘法委员会
        • 青少年事务委员会
        • 大专协调委员会
        • 对外关系委员会
        • 财务委员会
        • 六年计划监督委员会
      • 州联委会
        • 柔佛州联络委员会
        • 吉打州联络委员会
        • 吉兰丹州联络委员会
        • 雪隆州联络委员会
        • 马六甲州联络委员会
        • 森美兰州联络委员会
        • 彭亨州联络委员会
        • 槟城州联络委员会
        • 霹雳州联络委员会
        • 玻璃市州联络委员会
        • 沙闽州联络委员会
        • 砂拉越州联络委员会
        • 登嘉楼州联络委员会
      • 会员团体
        • 柔佛州
        • 吉打州
        • 吉兰丹州
        • 雪隆州
        • 马六甲州
        • 森美兰州
        • 彭亨州
        • 槟城州
        • 霹雳州
        • 玻璃市州
        • 沙闽州
        • 砂拉越州
        • 登嘉楼州
  • 活动讯息
    • 活动预告
    • 活动日表
    • 佛青会讯
    • 佛青快讯
    • 周年特刊
    • 赈灾
      • 印度抗疫赈灾
      • 水患赈灾
      • 2025 马佛青缅甸地震赈灾基金筹款报告 YBAM Myanmar Earthquake Relief Fundraising Donor List
  • 最新动态
  • 电子商店
  • 出版社
    • 东方视野
      • 关于我们
      • 最新动态
      • 东方快讯
    • 佛教文摘
      • 关于我们
      • 最新动态
      • 电子书籍
      • 书法义卖
  • 资源
    • 指南
  • 支持我们
    • 捐款
    • 义工
    • 附属会员申请
    • 会员团体申请
    • 联络我们
  • 中文
    • 中文
    • English
  • 登录
 ...

丹绒马林佛教会

丹绒马林佛教会前身为“佛学会”。1965年竺摩长老开始在丹绒马林讲经弘法,落成了佛宝林。当时为了凝聚本区在家居士学习佛法,承蒙恩师竺摩长老授意,由释继深法师带领下,于1982年正式成立佛学会,戴纪生成为佛学会主席。开始了凝聚在家人来到寺院学习佛法。

1992年,法师们鼓励佛学会正式向政府注册,并命名为“丹绒马林佛教会”。当时首任主席为颜锦晋。随后,1995年由萧胜云成为本会第二任主席至今。

1998年因佛宝林重建,加上许多青年都到外地工作,组织上的活动渐渐开始缓慢下来。佛教会的活动停办了几年后,于2004年又重见曙光。几位来自UPSI的大学生发现佛教会没有青年,发心凝聚这些力量,把年轻人凝聚回佛教会。同年年尾,召集了旧有佛学班前辈加上一些新老师,一起开会讨论重新成立佛学班。2005年,佛学班成功复办并命名为“慈心园佛学班”,当时学生人数接近100人。

佛教会的成立主要还是以弘扬佛法,鼓励大家学习佛法,以提升良好的道德品行。八十年代开始,在继和法师带领下,曾多次和佛宝林举办卫塞花车游行。这活动已成为当地每一年卫塞节的特色。

2012年,佛教会成立近21年一直都在佛宝林借用场地,理事们为了接引更多人,需要有固定的空间继续发展会务,开始了第一次筹募会所基金晚宴。当晚的晚宴在丹绒马林创下了首个成功举办千人宴的记录。

几年努力下来,在2015年末,理事们和檀香寺住持暨国际佛教大学创办人唯悟法师见面,因缘巧合下,法师得知本会有意找会所,慈悲答应将一间双层排屋借给佛教会继续发展会务。2016年,佛教会暂时有了自己的固定会所,在2016年尾已经可以正式启用。

这一个善念的牵动延续至今。佛教会开始有了朝气,复办了佛学班,开始培育青少年。新一代的青少年对佛教完全没有概念。佛学班老师了解卫塞节庆典需要大量义工帮忙,借此机会鼓励中学生前来当义工,同时开始提供培训平台。几年后,有了一批对佛学产生兴趣的青少年,开始筹备青少年生活营,以便接引更多中学生。为了让中学生有更多的平台学习,随后也开始举办儿童佛学生活营。这两个生活营也让佛教会和当地居民结下了不少的善缘。

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推动开始上了轨道。佛教会的发展,开始着重于佛教社区化。有了新会所可以举办更多元的活动,以让更多本区的居民受惠,学习佛法,净化内心。

历史回顾

1977年 丹绒马林第一间道场落成,由竺摩长老主持开光典礼并取名“佛宝林”。佛宝林开光后,竺摩长老历年委派继和法师、继隆法师、继深法师、空悟法师及继莊法师担任监院。
1965年 竺摩长老开始在丹绒马林讲经弘法。因为信众渐多却无固定道场,在继乐法师、继利法师、何心平、郭心利及一众善信努力下,筹建一座道场。
1980年 丹绒马林佛教会前身为“佛学会”。当时为了凝聚本区在家居士学习佛法,承蒙恩师竺摩长老授意,由已故继深法师召集成立佛学会。
1982年 佛学会正式成立,戴纪生成为佛学会主席。
1983年 主席戴纪生往生;通过理事们推选,一致赞同萧胜云担任主席一职。1984年在继和法师的带领下,佛宝林与佛学会合作,首次举办了卫塞节花车游行。当时的花车游行的名誉主席是林泉福及陈月云。1992年佛学会正式向政府注册,并命名为“丹绒马林佛教会”。
1995年 1. 首次以“丹绒马林佛宝林佛教会”名义举办庆祝卫塞节暨花车游行。
2. “清泉在我心”青少年生活营由佛宝林及佛教会联办。
3. 第一届三天两夜儿童欢乐营由佛宝林及佛教会联办。
4. 第二届理事会改选,由萧胜云担任主席。
5. “儿童周日佛学班”正式成立。
1996年 第二届“幼苗·心灯·延续”儿童欢乐营顺利进行。
1998年 1. 为了增进青少年对正信佛教的认识与激发青少年向上向善,决定成立聚缘小轩(青少年组)并归入为佛学班,取名为“丹绒马林佛教会佛学班——聚缘小轩”。
2. 举办了第二届青少年佛学生活营。
3. 因人手不足,加上佛宝林重建,卫塞节暂停办花车游行,以“卫塞之夜”文艺表演代替花车游行的活动。
1999年 丹绒马林佛教会决定每年农历新年到老人院进行布施。
2004年 “慈心园佛学班”取代了“周日佛学班”,并借用佛宝林场地充当课室。
2005年 首次举办中秋节提灯游行。
2006年 1. 第一次举办供僧法会。
2. 从1998年停办游行及卫塞之夜后的第一次卫塞节前夕活动——“传灯之夜”由佛学班的马威伦老师负责策划。
2008年 1. 探访吉隆坡沙拉秀Ti-Ratana孤儿院。
2. 卫塞节前夕举办了“卫塞之夜”文艺表演。
3. 佛学班举办“开拓视野,观照自我”吉隆坡一日游。
4. 停办12年后的首届儿童佛学生活营,主题为“回家”。
2010年 停办12年后的中学佛学生活营也再次成功复办。
2012年 当年11月举办筹募会所基金千人宴。
2016年 1. 装修新会所
2. 相隔20年,成功复办卫塞节花车游行

 

联络处:

地址:30, Jalan Pertama 10, Taman Sri Pertama, TanjongMalim, Malaysia, 35900

电话:012-2663370

电邮:fojiaohui2020@gmail.com

面子书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MBS1993

相册

友好链接

  • 佛教团体
  • 马来西亚佛教咨询理事会
  • 非佛教团体
  • 企业合作

义工

一个小动作,累计修行的福慧资粮!马佛青活动义工招募,我们需要您的热心,奉献!

捐款

当我们内心有了慈悲、智慧、感恩的幸福力量,微笑就从心底如花朵般绽放。马佛青邀请您一起加入「微笑种子」月捐计划,让微笑和菩提种子散播在马来西亚这片美丽的土地!

追踪我们

Young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Malaysia 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

马佛青纪录片 YBAM Documentary

版权所有 © 2023 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

↑

隐私政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