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六年发展计划是马佛青的特色,为马佛青的发展提供长期的策略。此六年计划是马佛青2016年至2022年期间的主要发展蓝图。未来三届的马佛青全国理事将积极的实行此计划内的发展方向,以完成马佛青的宏愿与使命:
宏愿:塑造一个充满智慧、慈悲和感恩的社会。
使命:凝聚佛教青年的力量,并启发佛教青年的智慧、慈悲与感恩心。
此计划将于2016年第二十三届代表大会接纳后即刻生效。预料将于2022年第二十六届代表大会由第八个六年计划所取代。此计划所指之第一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,余者依此类推。
我们的方向
未来的六年,马佛青将致力于以下的发展方向:-
(a)推动佛教组织社区化,让佛教组织展现新的生命力;
(b)提升佛教青年领袖的素质,并成为马来西亚佛教青年的参考依据;
(c)凝聚组织成员的法情,共同推动大马佛教。
架构与服务对象
六年计划的执行,马佛青州联委会扮演着桥梁的重要角色,下达马佛青理念及相关计划,并上传会员团体的需要与问题。因此六年计划的成功,有赖于各州联委会有效的协调与落实。除此之外,马佛青也希望通过此六年计划的落实,进而强化州联委会的内部运作。
会员团体青黄不接的现象,源自于缺乏生力军——19岁以下的青少年,以及40岁以下的青年。职是之故,青少年与青年,将是马佛青重点培育与服务的对象。
有鉴于此,马佛青将通过常务委员会及州联委会,在技术、资金、培训等方面,协助会员团体与大专佛学会推动大专佛教青年学佛。
监督方式
第七个六年计划的监督方式将采用“两个层面,一个成效”的监督与评估方式,即从“量化”(quantitative)与“质化”(qualitative)两个层面的监督方式,评估此计划的全面成效,并适时作出相应的调整。
职位 | 名字 |
主席 | 陈赞欣博士 |
副主席 | 邹翔源 |
秘书 | 方福源 |
各小组组长 | |
理事 | 杨桂荣 |
郑文成 | |
符传永 | |
庄国胜 | |
谢汶芸 | |
黄慧娟 | |
陈昌勇 | |
陈韦璇 | |
赖廷育 |